我们在日常和家的交流中,汇添富消费行业、银华富裕主题、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易方达消费行业近一个月分别上涨8.21%、5.54%、5.35%和3.85%;被动指数基金中,明显感觉到家对基金经理的期望值过高。很多人都希望基金经理能把握住每一次市场上涨的机会,医药和消费类基金也成为近一个月涨幅居前的产品。诺德基金总经理助理郝旭东表示,避开每一个坑。还有人认为:既然你按日在计提管理费,站在当前时点,那就必须每时每刻要赚到钱。
其实对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展望四季度及明年,家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基金经理可以做哪些事,从中长期角度看,会做哪些事,消费和医药行业到了长期布的时点。(上证报)举报/反馈,不能做哪些事,家心里要有数。否则,对对于投资收益就会有不切实际的预期。而实际收益不达预期,就会比较焦虑和烦躁。以下是我个人十多年投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认知,和家分享一下。
一、基金经理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类资产配置。类资产配置,基金经理是可以做的。对于固收类基金经理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是首要任务。对公募基金而言,主要就是股票和债券两种类资产。根据基金的性质,确定配置比例,并进行动态调整。
2、择股、择券。这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是公募基金主要价值之所在。对偏股型基金而言,就是找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价格低估或合理时买入。对偏债基金而言,需要对个券进行信用评级,保证“不踩雷”。
3、日常动态管理。这是基金经理日常做的主要工作。完成配置后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管理。以偏股型基金为例,如果分股票短期涨幅过,严重偏离其价值,就需要卖出,同时寻找更具性价比的股票择机买入。这样,使组合的估值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4、流动性管理。这也是基金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申购或赎回的资金量,买入或卖出股票,保持式基金的流动性。
二、一般不会做下面几件事
1、择时,低买高卖。这是家最希望基金经理做的事,但实际上基本没人去做这个事。择时和低买高卖,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已经为实践所检验。到目前为止,公认做的成功的基金经理,也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的收益是靠择时做出来的。另外,择时对基金经理的压力也是非常的。一旦节奏踏错,后续就相当被动。要纠正过来的话,可能会出现“低卖高买”的现象,会有道德风险。
择时对公募基金而言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所以除了在泡沫明显的牛熊转换的节点,会做一些“择时”外,基金经理日常基本上不会去做择时。
2、把握住市场上每一次热点。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基金前两年拿酒、药,今年持新能源、周期,把握住市场上的每一个热点。这明显是不切实际的要求。且不说基金经理有没有这个能力,像这样的换手率,在基金公司内可能都过不了关。
3、去适应任何市场环境。除了少分均衡配置、风格较为积极的基金经理外,分基金经理也做不到。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是相对固定的,这个能力圈也不是能无限扩的。基金经理一般只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里面投资。
如果市场是成长风格,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就一般不会去追成长风格的股票,他管理的基金的表现就不太好。他的做法一般就是等。因为市场具有周期性,不会一种风格永远涨下去或跌下去,总会等到自己的风口到来。这样一轮周期下来,也会有较为满意的收益率。
三、择时和动态管理的区别
由于基金的类资产配置、日常的动态管理也会导致股票仓位的增减,一些朋友可能会误认为基金经理是在择时。这里有必要跟家详解一下。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否在预测市场。择时的逻辑就是基于对市场的预测。动态管理和类资产配置的逻辑是基于寻找最具性价比的资产,而非对市场的预测。
举个例子:某基金经理认为分股票短期涨幅过,已经偏离基本面,于是卖出。如果此时市场普涨有泡沫,已经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标的了,卖出的这分仓位可能就暂时拿现金,仓位表现为下降。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回调,分优质股票再次回到合理的估值,他又买回来,仓位表现为上升。
这样仓位一降一升,表面上看是在择时,但其实基金经理并没有预测市场。操作能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投资体系,而不是基于对市场的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基金一再强调基金经理必须要有成熟、完善的投资体系。运气赢得一时,体系长期制胜。这样的业绩才是可延续、可复制的。
四、什么是好基金
上述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一些认知,对我们选择基金的标准有重要影响。相比较而言,以下几种基金是可以找得到的,都是好基金:
1、相比于对标指数,分时间上涨时能跟上,下跌时跌幅小。
2、长期坚持一种投资风格,经历数轮周期后取得较好成绩。
3、以相对较小的波动实现相对较高的收益。
而下面几种,我们认为基本上是找不到的:
1、永远涨得多、跌得少。
2、过去的优异业绩在未来一直会延续。
3、具备“全天候”适应能力。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