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客户数接近1.6亿,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关注点。
从保险行业到范围更广的金融行业,首次在半年内实现了新增客户超过一千万。历经近几年高速增长之后,再到科技、医疗等多个生态版图,如今的保险业正经历着一场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尤其对于寿险业来说,平安的触角逐渐伸向金融主业的上下游,如何在客户结构和客户价值上建立起优势壁垒,越来越长,是保险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今年初太保寿险正式启动“长航行动”,也越来越厚。
2019年开始,以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满足多层次客户需求。数据显示,平安作为率先进入寿险阶段的保险公司,上半年太保寿险新保实现较快增长,在一些原本领先数据上逐渐出现了变化,寿险保险业务收入1414.49亿元,提前布的多个其他业务板块,同比增长2.1%;营运利润142.93亿元,却也逐渐开始显现业绩成效。
从2021年刚刚交出的半年报来看,同比增长6.7%。财险板块,寿险已经在一些数据方面有了成效。而今年以来平安在医疗领域的新布,也凸显了平安对于打造下一个业绩“引擎”的决心和期待。
01 “稳增”就是核心竞争力
8月26日和8月27日,平安、人寿和三家公司密集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细读这份半年报,会发现平安向外界传递了一系列新的信号。
数据显示,平安(601318.SH)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877.88亿元,同比有小幅增长,归母营运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36亿元和580.05亿元,前者同比增长了10.1%,后者同比减少了15.5%。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在保险业务占很比重的平安财报中,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都属于长期业务,需要在整体净利润的基础上,剔除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及其他一次性重项目带来的收益等项目。由此得出一个营运利润的数值,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日常经营的情况。
上半年的这分非经常性损益中,有平安对华夏幸福的投资资产计提的减值和估值调整,金额高达359亿元,对税后归母净利润和营运利润带来的影响分别为208亿元和61亿元。
年报中显示,平安还将继续配合各方推进华夏幸福债务危机的化解工作。不过市场对这分减值早有预期,通过减值消化掉这分损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平安“轻装上阵”。
总体来说,这是一份比较“稳”的中报。拆解开来看,平安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寿险及健康险,其次是银行、产险、科技,证券和信托属于规模较小的资管业务。
如果从不同板块的利润同比趋势来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和信托业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财产保险、银行、证券和科技业务的同比增幅更为明显。尤其是体量不小的产险、银行和科技业务,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0%、29%和72%,成为寿险及健康险业务阶段内,平安相当重要的支撑业务。
当然,作为整体业务中体量最的寿险及健康险,需要重点来看看更详细的两个指标,一个是内含价值,一个是新业务价值。
所谓内含价值,指的是截至某个日期,一家保险公司所有有效保单未来利润的贴现值,针对的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在寿险和健康险之外,平安还有财产险、银行、证券和科技等多个业务板块,将这分业务以一个经调整后的资产净值来体现,再加上内含价值,就能得出一个集团的整体内含价值。
2021年6月末,平安的内含价值为8635.85亿元,同比增长4.7%,而前后脚披露半年报的人寿和新华保险的这一指标,分别是11428.11亿元和2507.6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59%和4.22%,平安的增幅还算比较稳定。
另一个重要指标新业务价值,指的是保险公司本年度内销售的保单,预计未来能够产生利润的贴现金额。保险公司每年的新业务价值越多,可以成为未来利润的“蓄水池”也就越。
2021年上半年,平安新业务价值为273.87亿元,同比减少11.7%,降幅较2020年的全年降幅有所收窄。
年报解释,新业务价值减少,主要是因为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储蓄类产品首年保费占比提升了9.8个百分点,导致新业务价值率下滑。
相比之下,人寿和新华保险上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减少了19%和21.7%。各家都在不断更新用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各类假设,首年保费率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在保险业领域内,平安和同行业其他公司一样,都面临着疫情影响下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更重要的是,平安的数据中包含着近几年寿险的影响因素。
机构方面,近期多家国际投行接连对平安抛出了看好的信号,包括花旗和,分别对平安给出了“跑赢市”、维持“买入”的评级,也在下半年分三次增持了平安,合计耗资约102亿港元。
而此次半年报中平安也公布了一份接下来50至100亿元的股份回购方案,提振股价的同时,也是其对自身接下来业绩看好的一种表现。
02 平安的“攻”与“守”
对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带来明显影响的寿险,究竟是什么呢?
从历史上看,国内寿险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其实仍然在沿用早期的一套销售模式,存在销售队伍庞杂但整体素质不高、产品和服务跟不上市场需求,以及经营过程尚未数据化这三个最主要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渠道、产品和数据化”。
为了改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和人力驱动发展模式,平安从2018年开始酝酿寿险,并在2019年11月正式启动。“改”与“革”之间,对原有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成为必然,而渠道是其中最直观的变化。
过去,“发展下线”“团队”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依靠人口红利完成的,这种增长方式逐渐形成了高额的营销成本。但现在人口红利消退已经成为共识,保险业的增长就要从依靠销售队伍的数量,转为依靠销售队伍的质量,也就是效率。
具体来说,寿险中很重要的一个分就是渠道,而渠道的方式就是提高销售队伍的素质和人均产能,过程中也会对销售队伍的规模进行必要缩减。
从几家保险业上市公司的保险营销人员规模来看,平安从2019年开始削减代理人数量,截至2021年6月末,代理人的月均数量为94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6.8万人,渠道仍在推进。
而新华保险和人寿,到2020年末个险销售员的增幅仍分别达到19.5%和9.75%,到2021年半年报才开始进行人力清虚和压实,分别较上年末减少了16.5万和22.8万个险销售员。
这证明了平安在这方面的“觉悟”是正确且有所领先的。
从已经取得的效果来看,平安在寿险的高质量转型进程中,试点先锋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均首年保费较试点前增长了6%。截至2021年6月末的3个月内,试点的队伍拜访量较对照组也提升了1.5倍,人均长险件数则较对照组提升约1.4倍。
整体数据方面,平安的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在2021年1-6月达到9350元/月,同比增长了23.8%。
整理过去几年中报数据会发现,平安的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在2019年上半年还在同比增长,但当年下半年寿险正式开启,全年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出现较下滑,2020年持续下滑趋势。
平安方面曾表述,2021年是开始见效的一年。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平安的人均新业务价值为2.52万元,同比开始有了小幅提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当然,相比平安2018年上半年9453元的人均每月首年保费,寿险还需进行,效果也还没有完全释放。
在这个过程中,平安的业绩要保持稳定向上,就需要另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而过去几年平安持续在产险、银行、证券、其他资管等业务方面的综合金融布,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前述几个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互联网时代下平安的个人综合金融业务,也有了越来越的潜力。
截至2021年6月末,平安已有6.27亿互联网用户,其中2亿用户已经成为平安的客户,在这2亿用户中,又有8600万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占个人客户数的38.7%,交叉渗透的程度正在稳步提升。
一“攻”一“守”之间,平安在寿险期间有了更稳定的业绩支撑,也为寿险的持续和彻底推进,提供了多一些的底气。
03 新引擎逐渐成熟
如果说金融是平安现在的主旋律,那么医疗健康就是平安接下来的重要方向。
为什么要做医疗?
老龄化已经是社会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国内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13.5%,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由此,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2019年,国内有6万亿元的医疗支出,而这一数值预计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11年间有10万亿元的增长空间可以期待。
2012年,也就是陆金所当年,平安开始布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
2016年,平安健康险与南方医科学深圳医院签署了协议,开启国内专业健康险公司与公立医院管理式医疗合作的模式。
同年5月,平安好医生宣布着手构内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圈。两年之后,平安好医生登陆港交所,当年就创造了33.38亿元收入。
截至当前,平安已经通过14家单位的有机协作,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医疗产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用户、服务、支付和科技端。
其中在医疗管理机构端,平安目前已经通过提供一体化监管平台、智能疾病预测、智能影像筛查、AskBob辅助诊疗工具、慢病管理等解决方案,提高了医疗管理机构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截至2021年6月末,平安已经累计服务了170个城市,赋能超过4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95万名医生。
这主要是平安在医疗智能化方面和强医疗团队方面的布逐步显现出的效果。
用户端方面,在流量愈发昂贵的今天,平安好医生借助线上医疗的实力,触达到了相当可观的用户。虽然还未实现盈利,但截至2021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已达到4亿人,累计咨询量超过11.82亿次。其中,截至6月末的12个月内,累计付费用户数达到3210万人,同比增长69.6%。
2018年上市的平安好医生,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创造了68.66亿元和38.18亿元的收入。疫情之后,能够避免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的线上问诊模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就医方式。
在搭建医疗生态圈的过程中,医疗健康已经展现出了与金融主业之间的协同性。
在平安超2.18亿金融客户中,有近61%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金融合同数达3.2个,客均AUM达3.91万元,均高于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
今年以来,平安在康养项目方面持续推进,发布了“平安臻颐年”的高端康养项目,让长者享受高品质的老年退休生活的宗旨,进一步契合当下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均消费提高的社会背景。
此外,平安还参与了方正集团的重整及深圳龙华区综合医院的合作运营,并且在海外范围内,已经达成了与超过1130家医院的合作,进一步巩固服务端、医疗管理机构端等多个环节的医疗生态布。
从1988年,在深圳蛇口创立国内第一家股份制民营保险公司至今,已经过去33年,那一年尚未满33岁。
按照的规划,第一个十年,平安要做保险,第二个十年,平安要做综合金融,第三个十年,平安要做“金融+科技”,往后的十年,平安的任务则是“金融+生态”。
(作者丨林夏淅,编辑丨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