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五年盈利,压实主体责任,八年上市”计划落空,要求各保险机构紧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上海证券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再立下“三年倍增”flag,获取更多财经资讯举报/反馈,东吴人寿会再“食言”吗?
文/机构投资家 程意
不久前,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人寿”)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报告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东吴人寿的偿付能力指标、保险业务收入和利润均有所下滑,且其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净亏损。
据了解,东吴人寿在之初便立下“五年盈利,八年上市”的目标。但从其后的五年来看,仅在2015年实现盈利,其余年度均处于亏损状态。且现在已经九年过去,但东吴人寿却还未踏入股市的门。
从现阶段东吴人寿的表现来看,其要改变自己“秀而不实”的形象还需几年的工夫。虽然初始目标未能如愿,但东吴人寿也并未气馁,紧接着提出“三年倍增”的目标。此次,东吴人寿是逆风翻盘,还是再度“打脸”呢?
不愠不火的九年
于2012年5月的东吴人寿,总位于江苏苏州市,是经原保险监督管理批准的国内总设立于地级城市的全国性寿险公司。
据《机构投资家》了解,东吴人寿自以后就鲜少实现盈利。之初的前三年,东吴人寿的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5年度净利润才由负转正,实现1亿元的盈利。不过好景不长,转年东吴人寿的净利润就跌至-3.15亿元。
在早期,东吴人寿曾与淘宝合作推出“爱情保险”,并依靠网销渠道营销使得规模快速成长,也使其一度成为万能险户。但其经营存在不少问题,其在全国多地设立分支机构,因而使得营业成本增加无法覆盖,导致净利润长期亏损。
而且比较不走运的是,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银保监会对9家万能险户进行核查的过程中,东吴人寿因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而被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和3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致使东吴人寿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2019年,东吴人寿终于一扫此前连年亏损阴霾,实现净利润0.1亿元,而且在2020年也实现盈利,净利润0.8亿元。可是另一面满打满算,其在2012-2020年这九年间,亦累计亏损额仍高达9.2亿元。
在保险业务收入方面,2012-2017年间东吴人寿始终呈现增长态势,在2017年达到51.52亿元。后在2018年,收入就降至18.94亿元,同比下滑近63.24%,2019年略有恢复。
从今年前三季度,东吴人寿的经营业绩表现来看,其保险业务收入与利润均呈下降的趋势。在2021年第三季度,东吴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69亿元,较上一季度下滑41.57%;亏损达0.86亿元,较上一季度扩62.25%。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东吴人寿的累计利润总额达0.96亿元,至于今年能否实现盈利还得看四季度的具体表现如何,但几乎可以预估的是,不愠不火的东吴人寿难有亮眼表现。
(制图:机构投资家)
再定目标
我们关注到,在2021年第三季度,除了保险业务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外,东吴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下滑,从2021年二季度的200.46%下滑至174.17%。对此,东吴人寿表示三季度偿付能力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最低资本增加。
不得不说的是,其风险综合评级仍保持为A类,且东吴人寿已连续9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所以其偿债能力还是达标的。不过尽管如此,业务和利润的下滑仍会严重拖累公司发展,这也是东吴人寿亟需解决和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目标的规划上,虽然早年东吴人寿“五年盈利,八年上市”的计划落空,但其却未曾放弃,在今年初还定下“三年倍增”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聚焦体制机制、增资扩股、业务倍增、“沪苏同城”和资管效能提升5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3年总资产翻番达到440亿元,实现持续稳定盈利,三年再造一个“东吴人寿”。
与此同时,在今年8月23日,东吴人寿曾披露了《关于增资扩股相关事项的议案》,拟新增股份20亿股,每股价格1.16元,增资金额共计23.2亿元。虽然该方案目前还未获得银保监会批准,但如若方案获批完成,东吴人寿的注册资本将由40亿元增至60亿元,而此次增资扩股也是其实现“三年倍增”目标的计划之一。
其实,近年来为满足“偿二代”监管的要求,以及寻求业务规模的发展,多家险企都开始加速“补血”,企图通过增资、扩股、发债等方式引入资金。在“补血”的主体中不仅包括寿险公司、财险公司,还有保险资管机构和再保险公司。
在“补血”方式的选择上,保险公司常通过直接增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这两种方式得以实现。此次,东吴人寿采取的就是直接增资的方式,一方面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扩张留足资本,另一方面也是为提升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
业务站台
作为地方系险企的东吴人寿,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其国有法人股占比达72.48%,但话说回来,即便有地方的支持也未能改变其这么多年的亏损命运。从其股权结构来看,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国发”)为东吴人寿的第股东,持股20%。苏州银行作为苏州国际旗下的子公司,对东吴人寿的资金及保险业务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据了解,2017年东吴人寿在苏州银行以协议存款方式存入1亿元;2019年,东吴人寿与苏州银行开展同业拆借业务融入短期资金,以线上方式合计融入3亿元;且在去年其双方开展了保险代理交易,合同期限为2020年2月10日至2022年1月30日,预计结算手续费不超过1亿元。
由于其背后有地方和股东的支持,东吴人寿的政策性业务规模和项目数量在苏州地区居于行业首位。像东吴人寿主承保的“苏惠保2021”自上线以来已承保130万人,且于今年推出了升级版的“苏惠保2022”,旨在满足苏州参保群众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提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现阶段而言,东吴人寿正处于深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增资补血也是为迈向更高、更的发展平台打好基础。至于其能否完成“新三年”目标,《机构投资家》将持续关注。
标签: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 保险业务 机构投资家 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