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佳易财经网

这几个信号汇泉基金梁永强:A股长期慢牛趋势概率越来越高年养老

网佳易财经网 0

这几个信号汇泉基金梁永强:A股长期慢牛趋势概率越来越高年养老

基金报记者 天心

2020年6月15日,但总体来说,汇泉基金在获批半个月后正式。2018年辞任华商基金总经理的梁永强、2020年离任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的杨宇,还是保持着17年连续增长的趋势。退休老人对养老金的看重,以这家个人系基金公司创始合伙人的身份回归公募。

2020年10月,比“赡养老人”各种政策要看重得多,随着国联安前任总经理孟朝霞的加入,毕竟,公司形成了以这三个南开学校友为核心的铁三角。一家公司同时出现两位做过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合伙人,养老金的增幅,在业内颇为罕见。他们三人各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是实打实看得到的,可以互为补充,养老金这笔钱也是实打实发在手上的。因此,更加贴近背靠背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融合的合伙模式。

2021年7月20日,当2021年走向冬季,汇泉首只公募产品——汇泉策略优选正式启航,退休老人普遍在关注,“主动掌舵,今年养老金的涨幅问题。2022年养老金又要上涨了?调整比例与以往不同,量化护航”成为汇泉模式的最吸睛点。接近36亿的首募成绩也表明,市场给予了这个实力派团队较好的预期。

公司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开。9月28日,汇泉基金发布第二只产品——汇泉臻心致远的发售公告,跟汇泉策略优选一样,梁永强依然是新基金的管理人。

梁永强是南开学经济学博士,拥有19年金融从业经验,他也是业内少见的曾荣获多个奖项的总经理级别的基金经理。

有高峰就有低谷,在华商基金的14年,梁永强受过追捧也遭遇过质疑。

离开公募基金的三年多时间里,他从未停止对投资和管理的思考。

现在重新出发,开启第二段总经理兼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梁永强更加注重持有人的体验。他告诉记者,过去的资产管理,更多是从产品提供者的角度,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和投资能力,往往更多考虑未来投资方向的增长空间,却忽略了客户体验。而财富管理更的出发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的需求是什么,尽可能提供跟他相匹配的产品,更多考虑的是客户体验。

在持有人利益最化的原则下,梁永强的投资风格、持仓集中度、回撤控制、换手率等方面都进行了迭代与进化,向着更为均衡、严控风险的状态演变。

此外,谈及对投资的理解,他表示,投资实际是用时代特征定义自己的过程,是现在和未来之间一座桥梁。

国庆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梁永强。无论是他的投资经历,还是近几年所走过的心路,他都坦诚相告。其中既有精彩的比喻,更不乏深刻的投资感悟和人生智慧。

发起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打造更贴近标准合伙制的个人系公募

基金报记者:请谈谈发起设立汇泉基金的初衷和背景。

梁永强:2018年辞任华商基金总经理后,本来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后来,杨宇找到了我,就如何经营和打造好一家新基金公司,做了很多次深入交流,沟通了将近半年时间后,家对行业的认知、理解以及公司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达成了一致,2018年11月份,我正式参与公司筹备工作。

很多传统基金公司的股东属于传统行业,他们对基金行业的理解有一定偏差,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在很多认知上不是太一致,往往导致公司、管理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而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没有治理结构上的障碍,我们可以基于对行业的理解,把各自积累的经验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汇泉基金现任董事长孟朝霞之前曾任富国基金经理,融通基金、国联安基金公司总经理,她的禀赋主要在品牌,杨宇的特长是量化投资,我之前在华商基金主要做主动投资,专业上几个人比较互补,又都做过管理,都能站在持有人和公司立场上去考虑具体专业的问题,可以背靠背一起往前走。

现在,从银行到等都在讲财富管理,从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慢慢转变成财富管理,看上去只是一个词语的变化,但出发点已有很不同。

过去我们说的资产管理,更多是从产品提供者的角度,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和投资能力,往往更多考虑投资方向的增长空间,却忽略了客户体验。而财富管理更的出发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的需求是什么,尽可能提供跟他相匹配的产品,更多考虑的是客户体验。

基金报记者:与传统公募基金公司相比,个人系公募有哪些不同?

梁永强:与传统公募相比,个人系公募的最差别还是在股东构成和公司治理上。传统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类似于职业经理人,要做到长期非常不易,而个人系基金公司实现了公司股东和管理人长期利益的统一,天然会把公司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

在人才培养和激励上,个人系公募有更空间。以汇泉基金的人才激励为例,未来会分为几个层次:一是股权激励,目前公司已经设立了三个股权激励平台,合计有15%的股权,主要给核心团队成员做激励;二是针对业绩的激励,跟股权不完全一样,类似于合伙分红权和经营红利。

资产管理行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人是公司的核心价值,合伙制是海外成熟资管机构的主要制度。当然,海外机构的合伙制与国内基于股权股份公司的合伙,还不完全一样,在海外机构,股东的角色是完全弱化的,更多是看每个人在合伙过程中的贡献。

国内个人系公募正在向海外机构标准的合伙制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对行业理解比较深的专业人士做股东,相对更容易做得彻底一些。

基金报记者:未来想把汇泉打造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有对标的公司吗?

梁永强:这是我们核心创始合伙人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始终会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做。在每个阶段上,我们都会基于自己的禀赋,尽可能做到最好,经过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核心投资管理能力,形成公司的特色。

各家公司的缘起不太一样。有的个人系基金公司,是创始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围绕创始人形成一个相当于核心和卫星的组织方式。汇泉基金不太一样,我们三个合伙人各有所长,像我和孟总以前都做过基金公司总经理,我们希望尽可能把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出来,真正把合伙制这种背靠背的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融合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天然更具有合伙精神。

未来希望汇泉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把每个合伙人和团队所有人真正融合起来形成的风格,汇泉的风格有每个员工的痕迹,每个员工身上也都有汇泉的痕迹。

主动、量化、固收相互融合

三方面打造主动投资能力

基金报记者:请谈一下汇泉目前的现状?

梁永强:目前公司有将近50个人,其中投研人员有近二十人,整个业务架构比较完整和齐全。比如在投资端,分别设有主动、量化和固收板块。我主要负责主动,杨宇负责量化,孙海忠负责固收。孙海忠曾先后在平安、融通、海富通任职,深耕固收领域十多年,经验丰富。

为什么我们一开始要在这几个板块做重要布?资产管理需要在资产配置、行业选择、个股等几个层面综合考量,而通过在主动、量化、固收的相互融合,可以对全市场形成更客观更中肯的认知和理解。

虽然我们是一家新公司,但在团队组建上,投研、市场、中后台等每一块业务的负责人,都是把行业理解和经验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希望通过家对专业和经验的重视,在对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始终把专业性和对客户的体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公司从设想到现在都在持续考量的。

基金报记者:汇泉基金在投研方面有什么特点?

梁永强:一是量化和主动的深度融合。我和杨宇各自在主动和量化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公司投研团队,无论主动还是量化,所有人都是一起学、研究和讨论,希望从思维开始,相互就有不断的借鉴和融合。

第二,作为一家新公司,我们人员配置不是很多,所以主动研究人员不是按一个个行业去配置,而是按方向去配。比如基于市场未来几主要方向,消费医药、科技、材料、偏周期、策略等,我们都会安排专人负责整体性、跨行业研究。由于一开始对行业划分没那么细,反倒让主动与量化的相互融合更为深入,量化工具在主动投资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第三,从研究的流程来讲,我们从宏观角度认知市场和产业后,对于具体上市公司细化的分析,则更多借助外的研究力量。每隔一段时间,概一个季度左右,我们会选约两家券商研究所做反向拜访。我们会在研究所呆上一整天,安排概十几个行业,跟每个行业的分析师做比较深入的沟通,这对我们双方都比较高效。

综上,主动与量化的融合、研究员的配置方向,以及和外研究所之间相互服务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是我们跟现有成熟公司差异比较的地方。这也跟我们公司现在所处的阶段,包括我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有关。

基金报记者:如何打造主动管理能力?你曾是国内很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权益投资是否汇泉基金的主攻方向?

梁永强:主动管理能力最核心的是体现了团队对于社会演化的理解和认知的能力。投资一定要体现所处时代的特征,有句话说的好:投资实际是用时代特征去定义自己的过程,这不限于投资,但投资可能体现得更充分一些。

因此,我们对于时代、政策和社会演化的理解,在未来会形成自己的投资能力。未来社会变迁的过程,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哪些产业更具发展潜力,这是所有做主动做资源配置的基础或方向性的东西。

投资是现在和未来之间一座桥梁。基础性核心理解比较清晰之后,对未来和现在之间就有了一个很强结构的认知,应该投什么也比较清晰,投资本身就是社会所有资源流向的一个方面。

今年7月20日,我们了第一只公募产品,接近36亿元的首发规模,相对来讲是比较顺利的一个结果。未来,我们在固收、FOF等产品上也会进行布,但会有一个次第,前期是主动权益为主,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应该有3-4只以上权益产品。

不管是主动、量化、固收,还是FOF,更多只是实现方式的差异,就像水一样,这个阶段可能呈现了一个碗的形状,下个阶段可能呈现一个杯子的形状,核心始终是围绕自身的投资能力和对市场的理解和认知来走。

我们不会急于出圈

而会着力打造专业度、提升客户体验

基金报记者:公募基金呈现明显的头效应,明星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很容易卖出爆款,在这种环境下,小公司应如何突围?

梁永强:过去几年,基金行业发展特别快,总量增长迅速,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程度也越来越高。公司和小公司的差异,背后更多反映的是专业程度的差异,而不只是规模的和小。一些相对规模不是很,但很专业的公司近两年成长速度也很快。

伴随着理财需求的快速上升,市场对优良投资管理能力的需求特别。以银行、券商和第三方为代表的销售渠道对于全行业投资管理能力的挖掘越来越有效,对优秀投资管理能力的敏感度也特别强。

根据专业性和投资管理能力匹配相应的资源,是行业现阶段的特点。这也是从去年到现在很多头公司和顶流基金经理获得更多资金青睐的原因。

但主动管理有天花板或阶段性瓶颈的问题,在阶段性到顶后,很难再容纳更多资金,市场就会寻找更多专业性和能力具足的公司。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不会急于出圈,而是在专业度和客户体验上做得更好,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小其实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基金报记者:有人称2020为公募基金元年,你怎么看?

梁永强:有一个变化,即随着房地产等投资渠道受限,居民资产面临再配置,财富管理重新提上日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没有专业能力支撑,在市场上生存会越来越困难。理财是搭建老百姓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一个桥梁,公募基金实际上是最好的工具,也是最普惠的理财产品。

近几年公募的发展速度超过其他资管机构,也和能力相关。过去,公募在资产定价、市场研究、投资专业性、透明度和规范性,都做得很好。

基金报记者: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或最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公募基金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梁永强:投资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做投资实质是在做资产的定价,而市场给你多少资产,实际上也是对你的管理能力的定价,时代和社会对所有资源的匹配总体上非常有效。

公募发展了23年,站在某一个时点,都觉得有很多问题,但回头来看,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资管行业发展太快,最的挑战在于我们自身能力的,能否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这是最核心的挑战。不光是资管行业,所有行业都是如此,一定要围绕自己的能力来做。

基金报记者:公募牌照的红利期是否已过?

梁永强:公募基金的红利期不仅没有过,高速发展才刚开始。

近两年,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太快,现在仍处于这样一个阶段。除了公募,其他资管机构发展也很快,这是行业急速扩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可以预见,居民资产向股权资产搬家的过程刚刚开始。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发展速度远超所有人预想。

未来,在全球经济的占比一定是持续提升的过程。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全球金融资产在的配置比例较低,未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以及资管机构更强之后,全球资源会源源不断进入,那又是一个量级。

优秀基金经理最核心

要有独立的框架和的态度

基金报记者:离开公募基金几年,你对于投资做过哪些思考?

梁永强:这段时间主要是在读书。过去曾经历过高峰与低谷,也经历过追捧与质疑,最终还是要回到自身的框架上,怎么能更平稳更持续地做投资,这是最核心的东西。

之前,对投资以及对管理基金的认知,站在投资的角度更多一些,换位思考没那么深刻,停下来以后,再去看周围的居民或投资者,跟他们交流,会发现资产的变化对每个人影响都很,对于投资的理解也比原来更深刻。

现在重新出发,更需要站在持有人的角度,去思考怎么给他们一个更稳定的回报,有了这样的认知,在投资体系上,就会有相应的优化和矫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长期方向性的东西不会变,但在经历波动时,会有一些平衡性的手段,需要去做相应的融合。比如,对于中期的性价比考量会更多一些,对切入时点以及估值情况的考量也会更多一点;再比如,持仓结构跟以往相比也会更均衡一些,换手率也会慢慢回到一个更均衡的方式,因为换手实际上可以评价你和市场之间的距离。

基金报记者:请介绍你的投资风格?过往成功、失败的投资案例。

梁永强:不同行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时候就跟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之前做投资更偏积极成长一些,即相当于一个人在20岁以前的状态。很多行业都是在家还没有特别深的认可度时,就会切入比较多,这样可以更从容去做,然后等真正很热闹的时候,就选择出来。之前重点投资的几个方向实际上都体现了这个特征。

现在,会在过去的风格上进行一些优化,慢慢会往后端移一些,对持有人或产品的稳定性进行考量。

比如,在2010年选择新兴产业、2013年选择文化传媒、2014年选择军工,这三个投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前两个是比较愉快的过程,第三个的过程体验则不是太好。

这几个案例形成的共同经验是,未来潜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可能会有时滞的问题。

在这些案例中,时滞都体现得比较充分。像新兴产业,时滞概不到半年,后来真正起来的时候也挺快;文化传媒也是前面投了半年多,家都觉得这个方向没太多机会,但半年后特别热闹,在一年时间涨了概好几倍。而军工,军改和军工体系的是两个很核心的节点,这两个节点都比原来预期的推迟了很长时间,但从2017年和2018年开始,再看这个行业,实际上很多变化都实实在在在发生。但由于时间后移,导致投资和市场认知实现之间,存在更长的时滞,经历这个过程就会更煎熬一些。

这个时滞怎么去评价?就像我们去理解一只股票或者资产,它的整个价格时间段,有两个因素很核心,一是存在所谓信息差或者认知差, 二是信息差势什么时候开始消除,信息差势消除相当于从一个家不那么认同然后到所有人都认为是好东西,这是一个巨的价值体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到底什么因素会导致信息差势开始消除,消除开始是现在考量比较多的,所以在未来需要用一些估值等方法去做中短期平衡。

基金报记者:现在还看好军工吗?

梁永强:应该没问题。军工是一个巨的享受未来发展红利的地方,尤其是在和海外争端比较多的时候,军工领域起一个向所有科技方向承担释放创新源头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定价,未来很多价值发现和挖掘是必然的。

看好军工的逻辑本质上与之前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时间上往后拖了。

近两年,整个中航系主机厂的变化包括一些配套商的变化,都在反映这个过程,军工实际上已经从过去家觉得没法看,变成相对比较长期和偏价值的白马板块了。

基金报记者:优秀的基金经理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梁永强:对于做投资来讲,最核心的就是定价能力。对一个基金经理而言,最核心的是有独立的框架和的态度。

有独立的框架,意味着不会随着外界飘移,在定价过程中,每天都在经历波动,自己的不动点是在资产价格上,还是自己内在的东西,是很核心的。如果基于外在资产波动,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掉,很难承担长期的考验,这是独立框架特别核心的一点。同时需要一个态度,不断想每个阶段社会在发生什么,整个市场核心定价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这和自己的框架之间有哪些地方存在互补,来持续不断优化和增进,每个人每个阶段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因为只要有一个新的认知新的因素进来,就跟原来是不一样的,就像佛家讲的分段生死一样。

基金报记者:你是业内少见的总经理级别的基金经理,如何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投资?

梁永强:总经理需要关注和落实所有细节的东西,投资相对要更纯粹一点。

两者在一定层次上是有冲突的,但若基于更往上的一个维度来讲,都只是不同场景不同具象的差别,异和同在真正落实的时候,基于细节的安排或者基于角色承担者的安排,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站在整个公司经营的角度,也有助于真正理解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匹配的过程。所有公司经营本质都是一样的,在看很多上市公司时,会更容易理解它的格,理解它对所有资源的认知与包容,对于平台价值的赋能及兑现,以及整个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是共通的,这也是所有企业模式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只是不同行业所对应的原料、人才的禀赋、实现产品的方式有差异。

汇泉的几位创始合伙人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在公司管理上就是把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相互提醒、相互补位。在这种格下,现在我可能在投资上精力分的更多一些,在管理上其他同事协助分担多一点,这也是家前面很多经验的体现了。

基金报记者:请讲讲你的能力圈。

梁永强:人的认知是不断拓展的过程,不是静止下来。比如某一阶段,你的认知的圈层或范围就那么,但越往后,对所有人的理解,对于自己的理解,对于整个社会的理解是不断在增强的,慢慢对于很多东西的认知,就从更具象慢慢向更普适性的方向不断迭代,不断提升。

基于这个认知体系,你有了一个更普适性的认知后,不同产业只是给你不同的场景,基于不同场景再去做,不断对很多东西迭代形成持续扩张的过程。

历史上最牛的人,不是所有行业都经历以后,才会对所有东西都了解,实际上是对某些行业有更深刻理解以后,进行了拓展和同情处置。

《论语》中有一句话很核心:君子不器。再拓展一下,在教育小孩的时候,首先讲要成器,不成器是一个阶段,成器是一个阶段,真正成器又从小器到器到重器,又到不器。这是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渗透的一个过程,人的认知往往也是这么一个过程。

A股长期慢牛趋势概率越来越高

结构性行情依然是主基调

基金报记者:您对接下来的行情如何展望?未来更看好哪些行业和个股?对于当前显著的结构性行情,您怎么看?

梁永强:当前市场整体稳中趋升,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的定价能力越来越强,围绕科技创新和民生发展的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

居民资产配置和全球配置趋势已经开始,如果没有特别的变化发生,市场会是持续上行的过程,但需要特别关注类似于2015年的教训,若市场整体没有高估的话,行情延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A股长期慢牛的趋势概率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未来对总量风险不是特别担心,投资上更多还是围绕每个阶段呈现结构性特征在走。因为经济本身也是一个结构和整体不断互为因果的过程,整体更多是一种结果,从起因来讲,结构是一个发起者。

我们预计未来市场这种结构化特征会持续演绎,结构性机会要围绕未来社会演化方向来寻找。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优势的产业会有更多的资源分配,也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我们未来的投资集中在五个方向:新科技、新能源、新消费、数据、金融。

另外,未来A股会越来越像美股,尤其注册制以后,A股的美股特征会越来越明显,整个资产定价能力,每个阶段演绎的变化形式,会越来越贴近。

基金报记者:新基金建仓情况?

梁永强:公募基金虽然是相对收益产品,但有6个月建仓期,在建仓期会当成绝对收益产品来做,等到建仓期快结束时,再匹配到权益产品属性。希望能站在客户角度,给一个更稳定的感受。

目前基金配置方向就是看好的几个方向:券商、转基因、军工和科技智能制造等,主要基于财富管理和自主科创等中长线逻辑,未来两到三年,除非估值或者市值有特别的变化,会持续看好。

传统经典与投资融合

基金报记者:能否谈谈你的兴趣爱好?请推荐对你影响最的或你喜欢的书,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梁永强:平时比较喜欢看书,最近两年宗教类书籍尤其佛家经典看得比较多,这种书需要相对比较完整的时间集中去看。

每个作者写的每本书都是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经验和感受,做了很好的呈现,看一本书,相当于把作者的经历重新经历一遍。每看完一本书,自己的认知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宗教类经典,则是在更高层面上,有点像佛家所说根本智和分别智的差别。

基金报记者:看这些经典对投资有帮助吗?

梁永强:释迦牟尼、孔子、孟子、老子等等很多先贤德,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一批人,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可以学的对象。但要真正去学,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场景里实践,在具体事项上去磨,因此,一直希望能把这种体系或经典的东西往投资上去引。

概2013年,开始用《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5个维度出发去选公司,其中“道”指企业;“天”代表政策方向或社会演化方向;“地”是指上市公司包括对人、资产、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布;“将”代表企业管理层;“法”则是所有制度体系,包括奖惩制度等。

现在整体框架依然可以用,但在意义的赋予上,内涵会更丰富。比如原来仅基于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利益,现在引入更多隐含“道”的东西,即能决定企业真正长期和价值的东西。

此外,要解决投资心态的问题,可以把佛家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引进来,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基金报记者:如果不做投资,除了看书,最想做什么?

梁永强:未来如果有可能,希望教很多小孩读书,其实也不是教,是跟他们一起成长的过程。

编辑:舰长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梁永强 汇泉基金 华商基金 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