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靠基金,场内价格溢价率为--。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十年时间,金融界基金数据显示,赚十倍。
这意味着,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5.22%,十年时间的总收益率为1000%。
今年的一万,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就是十年后的十万;今年的十万,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就是十年后的百万。
今天的百万,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就是十年后的...我想都不敢想了。
赶紧擦擦口水,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9878元。本基金以来分红0次,理性讨论,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申购。基金经理为黄稚,十年赚十倍这事儿,自2021年08月26日管理该基金,真的有可能吗?
首先,任职期内收益-2.73%。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理论上,可能还是有的。
我翻了2011-2020年这十年中,每年涨幅最多的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发现,如果你能在当年年初买入它们,十年下来收益率将达到21188.76%。
这个数字有点长,可能看着有点眼生,我翻译一下,约是200多倍,很吓人。
但是,实现的概率吧,约等于零。
买过基金都知道,能买到当年的领跑产品,这事儿已经是史诗级难度,跟票一样。
要拿到这个收益率,得连中十回头奖,连续十回。
国足都进过一次世界杯,但这样买基金的天选之子,目前还没出现过,难度你想想吧。
那么,有没有某单只基金,在这十年里实现了十倍收益呢?
我又翻了一下,发现,也没有。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这十年间,表现最好的是谢治宇的兴全合润,累计涨幅是六倍,离十倍还有不小差距。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把收益目标拆成年化收益率:
想获得十年十倍的收益,年化需要超过27%。
众所周知,巴菲特他老人家,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还达不到这个水平,约只是十年五倍的程度。
所以说,十年十倍的难度,比成为股神还要再一些。
国内从业10年以上的头基金经理,年化回报致也在这个水平。
这样看来,买基金想十年十倍,好像有点,emmm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投资,收益率预期应该定在多少合适呢?
我们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
先看看复利作用下,不同年化收益率的长期结果。
每一列是年化收益率,从银行存款常见的3%到天花板巴菲特的20%不等。
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投资产品,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内。
每一行是经过x年后的累计收益,从1年到20年的数据。
如果想翻一倍,3%的年化收益率,需要24年。
5%的年化收益率,需要15年;8%的年化收益率,需要10年;
10%的年化收益率,需要8年;15%的年化收益率,需要5年;
如果是20%的年化收益率,只需要4年。
理想很美,那么问题来了,基金的真实收益率到底在哪?
考虑到时间越长的数据,越有说服力。我扒拉了从2005年沪深300指数以来的年化收益率数据: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截至2020年,偏股混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7.77%,还是蛮高的。
但有人会说,2020年是基金的年。把它算进去,可能会高估一些,得到的数据,会有点“虚胖”。你还别说,有道理。
那我们再加两段,一段是截至“熊了一整年”的2018,一段是截至“病初愈”的2019。
这次,整体的收益都降下来了,各类混合基金指数的年化基本分布在10%-15%。
其实混合基金整体的长期收益率,也差不多就在这个范围啦。
有个细节,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截至到2018年的年化收益率,是最低的。数据看起来,似乎最不漂亮。
但是,数据看起来不漂亮的时候,反而可能蕴藏着投资机会。古语说得好,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不信你看这张图: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左边,是站在某个时间节点,用后视镜往回看的收益率。
而右边,是之后的收益率。
不难发现,回头看收益率高的时候,之后的收益普遍不高。
原因是,历史收益率高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一个阶段性的高点,透支了分收益。
而历史收益率低的时候,常常就是熊市中的低点了,更容易向上回归。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基金的销售人员,买基金的收益要好于普通基民。
你可能会猜“是不是他们懂得更多,有内幕消息?”。还真不是。
真实情况是,在高点处,基金的历史收益率个顶个的好。
家一看漂亮的数据,这敢情好,入场热情高涨,产品根本不愁卖,但是高点买入的真实收益嘛...
而整体收益率看起来惨淡的时候,比如2018年底,随便拎出一只基金,近一年都在亏钱,自然就无人问津。
为了完成kpi,销售人员常常自掏腰包,而这时,往往正是熊市的低点。
所以为啥人家的收益更高,你就懂了吧。
如果你仔细观察前面的表格,还会发现,不同类型的混合基金之间,似乎还有规律:
偏股型收益率 > 平衡型收益率 > 偏债型收益率
“谁收益高就选谁,这还用想?”
那你再看看这张表,我扒拉了不同指数每一年当中的最回撤: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不难发现,这个数据和前面的年化收益基本是反着来的。
偏股型基金尽管长期收益高,但波动也,一年中有个20%的回撤,并不稀奇。
相比之下,偏债类基金配置的股票仓位低,波动就友好得多了。
古诗有云,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对投资来说,从来没有产品是完美的,只有适合与否。
追求高收益,长投资期限,能承受很回撤,偏股型基金自然是香饽饽。
但对收益没那么高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又比较弱的人来说,就得打量打量了。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一个有趣的笑话:
一位石油商人死后正要进入天堂,却被上帝拦在门外:“虽然你有资格进入天堂,但天堂分配给石油商们的地方已经满了,无法安排你的住所。”
他恳求上帝准许他讲了一句话,上帝同意了。石油商人在天堂门口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结果天堂里所有的石油商人人都向地狱蜂拥跑去。
上帝非常吃惊,说:“你真是太聪明了,现在天堂里留给石油商人的位置都空了出来,你可以进入天堂了”。
但这位石油商迟疑了一会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中去找石油吧。”
格雷厄姆的这个笑话,生动描绘了人们在股市里的从众心理。
其实选基金也是一样,每个人对投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承受能力,与其随流,不如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对有些人来说,想搞钱,能力强,胆子。每年赚20%,是成功的投资。
对有些人来说,图安稳,要保值增值跑赢通胀。每年赚6%,何尝不也是一种成功呢。
高收益,从来不是定义投资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投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
可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理解,自然没有单一的范本。
它可能是一套房,一辆车,一枚钻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可能是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养老金,或者只是,一份踏实的安全感。
即使,没有想象中的十年十倍,投资,依然是一件蕴含美好憧憬的事情。
希望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收获生活的幸福。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