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盘和林
日前,上涨 68.2%。每日交易量从 1707.7 ETH(约合 431.7 万美元)增至 14135.2 ETH(约合 3573.7 万美元),金融稳定发展会议,销售数量从 57 件增加至 303 件,要求加强对金融领域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并且 10 个最昂贵的 CryptoPunks 中有一半进行了交易。,围绕一系列重课题,加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其中的重课题,包括“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
这是金融稳定发展首次提及“数字金融”。下一步,应采取切实措施,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发展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的概念提出较晚,从学界来说,将其归纳为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从字面上看,与之前央行定义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定位比较类似。
然而,数字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科技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也正是这些差别才赋予了数字金融独有的优势。互联网金融意味着金融服务仍然需要互联网这个介质,重视的是互联,即线上的撮合,金融科技则重点在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金融则不同,其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完成金融服务。随着数字等业态的发展,互联网这一介质也不再是必须,单边、多边贸易合作均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实现。
数字化与金融的融合,将会迸发出巨的乘数效应。金融最本质的属性是服务,数字金融乘数效应体现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服务范围的扩,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赋能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有着天然的困难,比如风险,成本高、收益低,这种风险与成本的可负担性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之间有着鲜明的冲突。数字金融得益于机制将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困难,分别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风控水平和普惠金融竞争性供给,乘数效应也正体现于此。网点线上化、服务智能化、信息处理高效化和库化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消除了弱势人群和小微企业与金融服务间的障碍,基于信息的风险甄别和处理提升了风控水平降低了普惠金融的风险,而普惠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供给和一系列新业态的出现丰富了金融服务的盈利点,保证了服务的持续性。
其次,金融服务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因此,数字金融所赋予金融服务的全周期、定制化特点也将帮助金融服务提升一个台阶。笔者很早就提出过,金融服务绝不是一锤子买卖,是贯彻企业全生命周期,针对企业不同阶段资金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而传统金融缺乏性的数据获取机制和智能的即时反应机制,因而只能将服务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数字金融则不同,通过移动终端、虚拟服务中心等创造泛化的服务圈,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即时性。
如果我们再将视角放在产业,数字金融的乘数效应将可以帮助企业“脱虚向实”,避免传统金融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问题。
笔者认为,传统金融往往会伴随着资金的伪需求,就是实体企业衍生出的与生产无关的对资金的需求,这是导致金融资源空转,是产业空心化的罪魁祸首。数字金融则能够发现并满足资金的真实需求。曾有学者调查,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从弱化企业预防性动机角度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这就是一个削减伪需求的过程,而同时能够增加企业的生产性投入,这就是一个释放真实需求的过程,其间金融服务实体的宗旨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放眼未来,数字金融的乘数效应还将带来举一反三的效果,以金融数字化为基点,以为核心,将形成一系列的数字金融生态圈,从数字化科技发展本身,再到数字金融的场景、产品,以及所衍生的供应链金融等等新业态,这些都将深刻改变社会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