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圳罗湖拉开数字试点的序幕以来,数字的版图正在不断扩张。银行副行长李波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下一步会继续扩数字的试点范围,在更多场景、更多城市进行试点,例如在未来的北京冬奥会试点场景中,数字不仅会对境内用户,也会面向国际用户。
事实上,各国的银行都在加快数字货币研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趋势。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球66家回应调查的央行中,约80%的央行正在开展数字货币相关研发工作。数字货币呼啸而来,它将改变支付体系的未来,以及对金融体系和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新的影响。
发放数字红包金额已达1.1亿元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李波谈及数字时表示,数字在全国落地使用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未来要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试点项目的范围。如更多的使用场景,更多的城市试点。
李波举例,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期间,银行会让数字不仅能够为国内用户所用,也能够让国际来宾所用。同时,进一步加强数字生态系统的,包括基础设施、技术生态等,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要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化业务。
数字的发行最早可以追溯至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为推进粤港澳湾区,深圳市联合银行开展了数字红包试点,通过抽签方式将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数字红包的方式发放至在深个人数字钱包,社会公众可持发放的数字在有效期内至罗湖区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
一时间,数字红包引起公众热议,这一独具特色的试点形式也迅速被接受。从深圳、苏州到北京,银行在三地试点累计发放数字红包金额已达1.1亿元。在场景使用方面,数字从最开始的商超、加油站等纯线下场景开始扩展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场景覆盖。
从三地试点发行数字的信息看到,数字是一种和纸钞、硬币等价的法定货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数字面向公众发行,可广泛地用于个人和企业各类日常交易场景;在支付方式上,是以账户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可以支持近程和远程交易,也支持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支付、银联闪付、信用卡等。
总结数字试点成效,李波表示,数字双重系统可以兼容现在的货币和银行体系,从而确保金融脱媒化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同时确实能够实现可控匿名性。多层次系统从根本上来说,对小额交易可以实现匿名性,对额交易可进行。这样的设计是CBDC(央行数字货币)的理想特点。迄今为止,数字的试点相当成功。
建立成本更低的支付体系
试点发行数字后,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数字是否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国际化进程是否会加快?
在分论坛上,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银行最开始推出数字货币时没有想过做批发系统或者国际化,所以,应该从零售系统的角度来理解数字的定位。
“数字最的需求还是在零售系统,还是在国内。”周小川解释,有非常的零售市场,有14亿人口,家都希望建立成本更低更有效的支付体系。
他表示,未来数字对于跨境支付肯定会带来方便,但是数字初始动机并不是要做跨境支付,跨境支付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如,涉及各国央行的主权货币的问题,很多的央行也不一定希望在哪里起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每个有自己宏观调控的情况,需要有自己的货币主权。一些的汇率制度也和别国不同,有的还有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取消的。
李波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表示,现在是选择不同的选项来实验不同的技术,银行的目标是要发展扎实的国内数字,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希望从长期来说会有一个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李波称,目前银行已经加入了mCBDC(多系统银行数字货币),在探索不同的方式实现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互操作性,并不会急于求成找到解决方案。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我们的目标绝不是要取代美元或者是其他的国际货币,而是让市场来做出选择,实现进一步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